公告:
  • 2025年10月24日上午,由济南市工信局指导、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主办的创新型企业-A轮创业菁英加速班如期举行,吸引了30余位创业菁英参与。“创业现场”企业家私董会环节,求是达明咨询创始人、战略与人力资源专家-董乃锋老师受邀做《战略导向的激励机制重构》主题分享。董乃锋老师开篇指出,当前民营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盈利困难、人才断档等多重挑战,其根源在于“战略与组织行为脱节”。他强调,激励机制的本质不是简单“分钱”,而是通过激励相容设计,实现组织与个体的价值共生。用规律引领组织成长,他以组织进化规律为引,指出企业需从封闭的“股东价值形态”逐步转向开放的“客户价值形态”乃至“利益相关方价值形态”,构建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循环体系。   围绕“如何科学分钱”这一核心议题,董乃锋老师提出“分序列突围”模型:针对销售、生产、研发、职能四大序列设计差异化激励策略,同时企业家要突破线性思维,建立周期性战略视野。他特别强调,“激励的终极目的不是‘分’而是‘合’,唯有通过战略导航与组织协同,才能实现增量共赢”。现场企业家纷纷表示,董老师的课程“既有哲学高度又有实操工具”,尤其对“三层业务布局”“人性规律与机制设计”的融合思路深受启发。  再次感谢济南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的精心组织,以及所有参会企业的深度互动。求是达明咨询愿继续以“纯粹利他之心”,助力更多企业构建战略、组织、激励三位一体的增长飞轮,共同迈向高质量经营的新征程!
    2025 - 10 - 28
  • 9月26日下午,战略与人力资源专家、全国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库专家、求是达明咨询创始人董乃锋老师受邀为济南市甘肃商会作《战略导向的激励机制重构》专题分享,理事会近3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作为深耕企业管理咨询23年的实战专家,董乃锋老师结合当前民营经济面临的“产能过剩、技术升级、人才断档”等核心挑战,系统阐述了如何通过战略导向的激励机制改革,激活组织活力、绑定员工价值与企业目标,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  董乃锋老师指出,传统“一刀切”的薪酬模式已无法适应战略转型需求。他以铸造行业为例,提出“分序列精准激励”模型:针对销售、生产、技术、职能四大序列设计差异化考核指标,通过“三维激励体系”,将短期目标与长期战略深度绑定,实现“利出一孔,共创共享”。识人心、懂人性,只有想尽一切办法让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从“职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才能真正调动团队潜能、激发组织活力。分享结束后,与会领导及企业家纷纷表示:董老师的分享“既有战略高度,又有落地工具”,尤其“分序列突围”“周期性思维”等实战方法让人颇受启发;只是时间确实短暂,有些话题没法充分展开,回头计划邀请董老师做商会顾问,这样大家就能进行更加深度的交流。 一路同行、共创未来,再次感谢济南市甘肃商会对本次活动的的大力支持,求是达明愿继续心怀强烈而纯粹的利他愿望,以燃烧般的热情,为提升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2025 - 09 - 30
  • 9月15日,由山东省铸造协会举办的山东省铸造青年企业家游学交流活动走进诸城;求是达明咨询创始人董乃锋老师受邀作《战略导向的激励机制重构》专题分享,全省近50家铸造企业家参会。 活动伊始,董乃锋老师结合行业现状,指出当前铸造企业面临技术升级、绿色转型、产能过剩等挑战,传统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配战略发展需求;回归到日常经营中,企业需通过“分名分利、共创共享”的激励机制改革,将组织目标与员工价值深度绑定。 如何做到真正的激励相容?董乃锋老师指出这其中的两大关键:分序列精准激励——针对销售、生产、技术、职能四大序列设计差异化考核指标,导向战略贡献与增量价值;分层级激活组织——构建高层“命运共同体”、中层“最小利润单元”、基层“即时激励”的三级动力体系。与会企业表示,董乃锋老师提出的“三维激励模型”为破解“人才断档”、“增量激励难”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分终究是手段,合才是目的,同心才能同行,战略导航与组织协同任重道远。再次感谢山东省铸造协会对本次活动的的大力支持,求是达明愿继续心怀强烈而纯粹的利他愿望,以燃烧般的热情,为提升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2025 - 09 - 18
  • 6月18日下午,求是达明咨询董乃锋老师受邀出席相公庄商会工作推进会暨新会员见面会,并作《从生存到增长的破局之道》专题分享,助力企业应对经营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董乃锋老师是工信部特聘中小企业服务专家、山东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入库专家,深耕管理咨询领域23年,专注企业战略落地与组织效能提升,已助力500余家企事业单位实现业绩增长。其创立的“战略解码”“心本薪酬”等实战方法论,在制造业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订单减少、利润下滑等挑战,董老师提出三大破局策略:“现金为王”的极致管控(加速回款、砍非核心开支)、“深度聚焦”打造不可替代性(细分市场、构建品牌壁垒)、“战略澄清”构建能力护城河(创新模式、数据驱动)。他强调,企业需从机会驱动转向战略驱动,通过精准定位与资源优化实现突围。 本次活动是求是达明咨询“用规律引领成长”理念的又一次实践。感谢相公庄商会的邀请与信任,未来我们将持续为民营企业提供战略解码、考核激励等专项服务,助力企业提升经营利润,共赴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5 - 06 - 19
  • 近日,YSNY陪跑式咨询服务项目正式启动。为更精准地把握YSNY的核心诉求,求是达明董事长董乃锋携项目团队一并与YSNY总经理及核心管理团队进行了长时间的专项沟通,并组织中层及以上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公司经营理念与重点经营事件的研讨沟通会。本项目的关键是基于YSNY现状及未来3年发展需求,辅助公司经营重大事件落地,为公司建设薪酬体系、绩效奖惩规则,从工作量为主转向工作质量与效率为主。结合公司的经营状况,涉及动态、符合公司与员工诉求的薪酬矩阵,对员工的贡献与工作失误设计合理的奖励与惩戒规则。最大限度将公司发展期望与员工收入来源相融,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启动会上,YSNY总经理高总与求是达明咨询团队进行深入交流,阐述并明确了项目的意义与期望,表达了对项目实施人员的期望和要求。项目经理董喆老师对此次项目的整体规划做了全面介绍。求是达明本着“相伴偕行、共创共荣”的经营理念,将全力协助YSNY公司陪跑式咨询服务项目的目标实现,加速释放企业内部活力,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2025 - 06 - 18
  • 3月18日,齐河县“助力企业发展 实现战略突破”讲座暨工信系统“百日攻坚”动员会议如期举行,开发区、高新区及各乡镇(街道)分管负责同志和30余位重点优质企业负责人共同出席。县工信局党组书记石忠强主持,县政协副主席、工信局局长陶丽雯解读《齐河县工信系统“百日攻坚”行动工作要点》,县党组成员、副县长冯晓勇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具体要求,求是达明咨询创始人董乃锋受邀以《企业发展战略突破》为题解锁战略解码方法论。董乃锋老师是工信部特聘中小企业服务专家、山东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入库专家、战略与人力资源专家,从事管理咨询23年来始终聚焦企业战略落地和组织效能提升,已经带领团队助力500余家企事业单位实现效率提升和业绩增长。结合当前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订单下滑、利润下降、管理困难、经营乏力等挑战和问题,董乃锋老师建议企业家更要坚定直面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信心,升维思考、统一思想,通过三层级业务的构建、差异化发展战略的澄清去精准定位核心业务、优化资源分配,从机会驱动转向战略驱动,才能破解定位模糊与组织内卷困局。再次感谢齐河县工信局对求是达明咨询的邀请。我们相信本次活动是“以规律引领组织成长”理念的又一次实践。未来求是达明咨询将持续深化与齐河县工信局的合作,通过战略辅导、效能提升等专项服务,助力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0%-30%”的经营目标,共同书写齐河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5 - 03 - 20
  • 在华北平原某个即将拆迁的村庄里,一位八旬老人正用布满裂痕的手掌抚摸着褪色的春联,浑浊的眼里倒映着空荡的院落。五个子女的微信头像在手机屏幕上此起彼伏地闪烁,发来的拜年红包数额一个比一个惊人,却没有人注意到老人特意拍下的米缸上那袋尚未开封的饺子粉——那是他准备了一个月的期待。这个被社会学称为"液态现代性"的时代,春节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文化震荡,我们究竟该以何种姿态完成这场关于归属的精神突围?一、解构与重构:春节符号的现代性困境在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里,春节是农耕文明的时间刻度。腊月二十三的祭灶、除夕的守岁、初一的拜年,每个仪式都是对天人关系的确认,是对宗族伦理的年度校准。当城市化率突破65%的今天,这些曾经稳固的时空坐标正在遭遇解构:春运大潮中疲惫的"候鸟"、视频拜年时卡顿的画面、家族微信群里的红包雨,构成了后现代社会的春节浮世绘。物质丰裕带来的悖论在春节集中爆发。心理学中的"享乐适应"理论在此显影——当新衣美食成为日常,当压岁钱演变为面子竞赛,当团圆宴沦为社交表演,当车子房子位子成为攀比对象,那些曾经承载情感的物质符号正异化为焦虑的载体。许多年轻人感叹:回家过年比平时上班加班还累!不仅身体累,心更累,钱袋也受损。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的研究显示,76%的年轻人将春节消费视为心理负担,这种集体无意识正在消解节日本该具有的情感疗愈功能。更隐秘的异化发生在代际认知的断裂中。老一辈将鞭炮视为驱逐年兽的神圣仪式,年轻人却在环保与安全的理性考量中将其解构;中年人记忆里走亲访友的温情,被Z世代视为无效社交的时间黑洞。的确,一天走3-5家亲戚,一家坐不了半小时,这种走过场式的形式主义还有多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文化符码的错位,折射出鲍曼所说的"流动的现代性"中传统与变革的深刻张力。二、祛...
    2025 - 02 - 20
  • 追寻组织本真:管理的本质是唤醒生命的秩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当一位企业家选择与专业咨询机构携手时,这本质上是一场关于“秩序与生命力”的哲学对话。在山东某机械制造企业的案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5万元核心团队股权激励咨询费的取舍,更是企业主对“组织灵魂”认知的觉醒之旅。真正的咨询价值,在于帮助企业家看见那些“肉眼不可见的组织脉络”:       · 当股权激励方案不再是一纸文件,而成为连接代际价值观的桥梁;       · 当成本控制不止于数字压缩,而是转化为组织能量的正向循环;       · 当战略决策超越个人意志,升华为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恰如《中庸》所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专业咨询的本质,是帮助企业在“经济理性”与“人性光辉”之间找到那个生生不息的平衡点。一、成本压缩的四重迷失:当理性僭越了智慧1. 价值之殇:在算术中遗忘的星辰大海某食品企业为省下市场分析费用,却错失了预制菜革命的浪潮。这不单是商业判断的失误,更折射出企业家容易陷入的认知陷阱——将“会计成本”等同“企业价值”。“大道甚夷,而人好径。”真正的战略智慧,往往存在于那些“看不见的成本”之中。2. 组织熵增:人性之光的黯然时刻山东某纺织厂的案例令人深思:强行降薪导致人效下降27%,表面是数字的波动,实则是组织信任的崩塌。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当企业用冰冷的数字取代人性的温度,失去的不仅是效率,更是组织存续的根基。3. 决策迷途:独行之舟的视野局限某化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验揭示:专业咨询带来的不仅是方法论,更是突破认知茧房的“第三只眼”。这恰如柏拉图洞穴寓言中的启示——咨询顾问的价值,在于帮助企业家看见洞壁之外的...
    2025 - 02 - 19
  • 2025年1月3日-4日,ZN杆塔年度顾问服务项目启动会暨战略解码研讨会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汇聚了公司核心团队成员,围绕企业未来三年战略愿景,聚焦2025年度目标,共同探讨实现路径,形成了一套清晰可执行的年度战略落地执行方案。ZN杆塔公司已经是第三次和求是达明咨询公司合作,通过前两次的合作公司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成效,现在公司处于发展关键期,特与求是达明再次合作前行。ZN杆塔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电力、通讯杆塔设备制造、销售、安装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用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在大环境低迷的情况下,依靠创新发展,拓展新市场。启动会上,ZN杆塔总经理郭总与求是达明董事长董乃锋分别发言,阐述了项目的意义,表达了对项目实施人员的期望和要求。项目经理巩相阳老师对此次项目的整体规划以及项目组成员进行介绍。进入战略解码研讨环节,项目顾问董乃锋老师就《战略素养和战略规划》做分享;郭总发布了公司的三年战略目标、年度目标和重大事项;项目经理巩相阳老师,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逻辑,带领管理团队一起,将宏观战略目标逐步解码为可衡量、可执行的关键目标和重点推进事项,确保企业战略目标落地有力、推进有序。研讨会上,公司管理团队成员在求是达明咨询顾问的引导下,积极参与研讨发言,基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四个维度,细化了各部门提升目标及各部门的重点任务,确保战略目标的全面覆盖和有效分解。战略落地的关键在于执行,而执行的基础在于目标的科学设定与组织协同。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企业新一年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的战略思维与行动力。求是达明也将持续为企业提供支持与赋能,共同迎接2025年的新机遇与挑战!未来,我们期待与更多企业携手同行,为其提供专业的战略规划和执行支持,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5 - 01 - 09
  • 2024年12月23日-24日,LT汽车年度顾问服务项目启动会暨战略解码研讨会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汇聚了公司各板块核心团队成员,围绕企业未来三年战略愿景,聚焦2025年度目标,共同探讨实现路径,形成了一套清晰可执行的年度战略落地执行方案。LT汽车是一家从事汽车后产业链业务的公司,以提供最好的汽车后产业链一站式服务为使命,构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目前主要有汽车报废拆解、二手车整备制造出口及货拉拉赋能等业务板块。启动会上,LT汽车董事长王总与求是达明董事长董乃锋分别发言,阐述了项目的意义,表达了对项目实施人员的期望和要求。项目经理巩相阳老师对此次项目的整体规划以及项目组成员进行介绍。进入战略解码研讨环节,项目顾问董乃锋老师就《战略素养和战略规划》做分享;王总发布了公司的三年战略目标、年度目标和重大事项;项目经理巩相阳老师,采用了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逻辑,带领管理团队一起,将宏观战略目标逐步解码为可衡量、可执行的关键目标和重点推进事项,确保企业战略目标落地有力、推进有序。研讨会上,公司管理团队成员在求是达明咨询顾问的引导下,积极参与研讨发言,基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四个维度,细化了各部门提升目标及各部门的重点任务,确保战略目标的全面覆盖和有效分解。战略落地的关键在于执行,而执行的基础在于目标的科学设定与组织协同。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企业新一年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的战略思维与行动力。求是达明也将持续为企业提供支持与赋能,共同迎接2025年的新机遇与挑战!未来,我们期待与更多企业携手同行,为其提供专业的战略规划和执行支持,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4 - 12 - 27
全文检索:
问道学院 在发展中进步 · 在经验中学习

稻盛和夫:我为什么从不设立长期的经营计划

日期: 2017-03-14
浏览次数: 168

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种磨难......真正的胜利者,无论是成功或者失败,都会利用机会,磨炼出纯净美丽的心灵。

——稻盛和夫


他27岁白手起家,50年间创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京瓷公司、日本KDDI公司。他一人创造了两个世界500强,并创造企业连续50年无亏损的记录,这在世界上这是绝无仅有的奇迹。他是稻盛和夫,被誉为是日本的“经营之圣”。

面对记者的追问,他说他从不设立长期计划,但年度计划要细化到每天,他断定,能预见的将来,基本上都会以“谎言”告终!在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我反复进行着各种实验,有失败也有成功。当时在无机化学的研究者中,同我年龄相仿的,有人拿到了奖学金赴美留学,有人在优秀的大企业里,使用最尖端的设备进行最先进的实验。而我在一个如此破旧、衰败的企业里,连最起码的设备都没有,日复一日地做着混合原料粉末这样简单的工作。我问自己:“一直从事如此单调的工作,究竟能搞出什么科研成果来?”再进一步地:“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呢?”想到这些,我不禁心灰意冷,一度过得很消极。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哪怕只一厘米,解除这样的迷惑,一般人的方法是和自己说:要预见到将来。就是说,不要将目光仅仅放在当下,而要从长远角度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要把眼前的工作看作这长期规划中的一段过程。

这也许是合乎逻辑的方法。然而,我采用的方法与此相反——我采用短期的观点来摆正自己对工作的态度。“将来会搞出什么样的研究成果”、“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我不再痴迷于这些不着边际的远景,而只是留神眼下的事情。就是说:我发誓,今天的目标今天一定要完成。工作的成绩和进度以今天一天为单位区分,然后切实完成。在今天这一天中,最低限度是必须向前跨进一步,今天比昨天,哪怕只是一厘米,也要向前推进。我就是这样思考问题的。

同时,不单单是前进一步,而且要反省今天的工作,以便明天“要做一点改良”,“要找一点窍门”。在前进一步时,一定同时是在改善、改进。奔着每一天的目标去,让每一天都有所创新,就会天天前进,天天获得积累。为达到目标,不管外面刮风也好、下雨也好,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我都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先是坚持1个月,再坚持1年,然后是5年、10年,锲而不舍。这样做下去,你就能踏入当初根本无法想象的境地。将今天一天作为“生活的单位”,天天精神抖擞,日复一日,拼命工作,用这种踏实的步伐,就能走上人生的王道。取胜之道:全力过好“今天”这一天每天,持续过好内容充实的“今天”这一天,我在经营公司的时候就一直坚持这一点。

公司创建至今,我们从来不建立长期的经营计划。新闻记者们采访我的时候,经常提出想听一听我们的中长期经营计划。当我回答“我们从不设立长期的经营计划”时,他们总觉得不可思议,露出疑惑的神情。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建立长期计划呢?因为说自己能够预见到久远的将来,这种话基本上都会以“谎言”的结局而告终。“多少年后销售额要达到多少,人员增加到多少,设备投资如何如何?”这一类蓝图,不管你怎样着力地描绘,但事实上,超出预想的环境变化、意料之外事态的发生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时就不得不改变计划,或将计划数字向下调整,有时甚至要无奈地放弃整个计划。这样的计划变更如果频繁发生,不管你建立什么计划,员工们都会认为“反正计划中途就得变更”,他们就会轻视计划,不把它当回事。结果,就会降低员工的士气和工作热情。

同时,目标越是远大,为达此目的,就越需要持续付出不寻常的努力。但是,人们努力再努力,如果仍然离终点很远很远,他们就难免泄气。“目标虽然没达成,能这样也就可以了,差不多就算了吧!”人们常常在中途泄气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如果达到目标的过程太长,也就是说,设置的目标过于远大,往往在中途就会遭遇挫折。“与其中途就要作废,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建立。”这是我的观点。

自京瓷创业以来,我只用心于建立一年的年度经营计划。3年、5年之后的事情,谁也无法准确预测,但是这一年的情况,应该大致能看清,不至于太离谱。做年度计划,就要细化成每个月甚至每一天的具体目标,然后千方百计努力达成。今天一天努力干吧,以今天一天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明天。这个月努力干吧,以这一个月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下个月。今年一年努力干吧,以今年一年的勤奋就一定能看清明年。就这样,一瞬间、一瞬间都会过得非常充实,就像跨过一座一座小山。小小的成就连绵不断地积累、无限地持续,这样,乍看宏大高远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这个方法就是最确实的取胜之道。

别以现在的能力,限制对未来的想象在建立目标时,要设定“超过自己能力之上的指标”。这是我的主张。要设定现在自己“不能胜任”的有难度的目标,“我要在未来某个时点实现这个目标”,要下这样的决心。然后,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未来这个时点”实现既定的目标。如果只用自己现有的能力来判断决定“能做”还是“不能做”,那么,就不可能挑战新事业,或者实现更高的目标。“现在做不到的事,今后无论如何也要达成。”如果缺乏这种强烈的愿望,就无法开拓新领域,无法达成高目标。我用“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这句话来表达这一观点。这句话意味着“人具备无限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人的能力,有无限伸展的可能。坚信这一点,面向未来,描绘自己人生的理想。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意思。

但是,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很轻率地下结论说:“我不行,做不到。”这是因为,他们仅以自己现有的能力判断自己“行”还是“不行”。这就错了。因为人的能力,在未来,一定会提高,一定会进步。事实上,大家今天在做的工作,几年前来看,你也会想:“我不会做,我做不好,无法胜任。”可是,到了今天,你不是也觉得这个工作挺简单的?因为,你已经驾轻就熟了。人这种动物,在各个方面都会进步。“神”就是这么造人的——我们应该这么思考。“因为我没有学过,没有知识,没有技术,所以我不行。”说这话可不行。应该这样思考:因为我没有学过,所以我没有知识,没有技术。但是,我有干劲、有信心,所以明年一定能行。而且就从这一瞬间开始,努力学习,获取知识,掌握技术。将来密藏在我身上的能力一定能开花结果。我的能力一定能增长。对人生抱着消极态度,认为自己的人生就将以碌碌无为而告终,这么思考的年轻人并不多。但是,一旦面临困难的问题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脱口而出说自己“不行”。绝对不要说“自己不行”这种话。

面对难题,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现在也许不行,但只要努力一定能行。”首先相信自己,然后必须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提高”进行具体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通向光明未来的大门才会打开。

24小时咨询热线 :

400-8867-139

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8 - 2021山东求是达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